漫味世界

小城故事 台灣三義

2013年01月11日 ~~ 第911期 飲食男女

2012剛過。
「世界末日」前,我去了台灣一趟,地點:台北下方。苗栗的三義。
當年電影《小城故事》取景拍攝的地方。
沒有 101沒有誠品沒有鼎太豐沒有老天祿,卻有大自然的明媚景致和傳統地道的客家美食,一份悠閒自得的鄉城風貌和濃得化不開的藝術氛圍,成就一個傳奇故事。
當我們一窩蜂湧進台北時,台北人都遠離煩囂,悠然南下,享受小城風光。

互動片段

小城故事 台灣三義


山中 日月長


由台北駕車到三義,前後不過一小時多,就算在桃園火車站乘自強號到苗栗,然後再轉的士前往,也不用兩小時,路途不算太遙遠,所以不少台灣的城市人都愛來這裏小休一兩天。
很多人說,三義是個地靈人傑的地方;初來甫到,只覺她神秘莫測。因為霧。
像我們熟悉的九份,三義也是一個山城區,不過面積更大更廣。
因位處台灣氣候的分水嶺,她的氣候變化複雜多變,日夜溫差大,不論日夜,都易起霧,素有台灣霧都之稱。
每年的十一月至翌年三月,是三義的霧季,時而白霧縈繞,加上人煙稀少,滿目山林田野,整個山城,都帶着一點虛無飄渺的矇矓美。
不過,與世無爭的小城,天生注定不平凡。
三義早年盛產樟樹,早在四百年前,已有人用樟樹煉製樟腦;日據時代,更是台灣的伐林熱點。
樹根樹頭經風化蟲蛀後,形態優美,後來有木雕師傅按着這些天然木材的紋理和造型,稍加聯想修飾雕鑿,創造出自成一家的「巧雕」,不單令三義木雕一鳴驚人,更成了木雕發展最集中最蓬勃的地方,各方人才薈萃。
只是三義始終是一個交通不便的地方,過去如何興旺,今天看來,還是一片寧靜。
清幽的環境,並不乏味。
一方木頭一條路軌,在霧氣深鎖的山中,都藏有故事。



















未完的故事


故事的開端,由一條鐵路開始。
對於老一輩的三義人來說,鐵路盛載了他們成長的片段和集體回憶。
勝興車站和舊山線,是他們永遠忘不了的地方。原名十六份的勝興,擁有全台灣西部幹線中最高的火車站,標高 402,236公尺,且以當地出產的木材而建,是現存最古老的木造火車站,特殊的站房建築造型,深具文化意義。
1908年全線通車的舊山線,行經三義、勝興和后里。早期,她是山林資源的輸送動脈,帶動沿線城鄉發展,當年周邊鄉鎮的木材木炭香草油等貨物都在此進進出出,是鄉鎮難得一見的盛景,也是老三義深深記 着的畫面。到後期三義的公路開通,火車的貨運停辦,改作載客營運,本來還能勉強經營。到 1998年,鐵道因維修和擴闊工程困難,加上單線行駛客量不足,舊山線和勝興車站宣告完成歷史任務,正式光榮引退。
荒棄的車站,本來難逃遷拆的命運,但鄉間人簡樸,連一個車站都愛惜。在當地保育團體和民眾的多番爭取下,最終成功以古蹟車站和鐵路文化為賣點,打造成觀光景點,昔日的路軌和九座隧道,一一保留,沿線的平民街邊,也發展成觀光老街,手信/餐飲/民宿愈開愈多,每逢周末假日,附近迂迴的山路,總是人山人海。原本平平無奇的小車站,一躍成為旅遊熱點。令平靜的山城,多了點點繽紛。
今日,轟隆轟隆的火車聲與火車頭的裊裊蒸氣已成勝興火車站絕響,取而代之是不絕於耳的叫喊——無論是自由馳騁在路軌上的歡樂,迎或穿梭暗黑隧道時的驚嚇,勝興車站比以往都顯得更有活力。
這份朝氣,由一個舊車站出發,遍佈整個山林。今天的三義,已是藝術家和有態度的人聚居的地方。他們欣賞這裏純樸的鄉間民風和自然環境,紛紛搬進深山,開工作坊,專心創作。 30年前,《小城故事》講述了年輕木雕師(阿 B!)和啞女(林鳳嬌!)的愛情故事, 30年後,小城的故事,亦由這些藝術家而來。




鄰近勝興車站的龍騰斷橋,又名魚藤坪斷橋,經歷 1935年的關刀山大地震後斷為三截,磚造的橋身造型優美,是三義的人氣景點之一。


荒廢的鐵路,今日成為謀殺菲林的熱點。


勝興舊稱十六份,因區內設有 16個樟腦寮而得名。


勝興車站是現時台灣最古老的木造站房,樑柱銜接完全不用釘鐵,鋸齒狀的屋簷飾板據說有鎮站避邪之用。


雲集餐廳手信店的勝興老街,假日例必水洩不通。

她和他的 三義故事


小城故事多,充滿喜和樂。以下兩個,有情還有義。

她◎我叫曾琬婷。




自小在新竹長大,後來當木雕師傅的爸爸,要來三義工作,舉家就搬了過來,一住就是 20多年。像我們這樣的家庭,過去真的多的是,當年三義的木雕事業發展蓬勃,木匠靠一對手,不知養活多少人。
雖然我是城市的孩子,但平時一放學就回家,很少外出,對於大城市的五光十色,並沒太大感覺,就算來到三義這種小鄉鎮,也沒有任何不習慣,我反而覺得她很有詩情畫意呢,每當霧起,山頭總是白茫茫一片,仙境似的,很美。
我在學校是唸家政的,畢業後就當上了布藝家,近年多用這些古董日本布和二手和服腰帶做創作,顏色都比較艷麗。可能受三義影響吧,她本身是一個色彩很豐富的地方,四季景致如畫,花季分明, 2月滿山李花,之後 4月又有紫藤花,臨近秋天,家家戶戶又會曬柿餅,每個季節都形象鮮明,而且人和大自然關係緊密,我很喜歡。 

他◎我是她的老公蘇文忠。


高中時在台中大甲唸美工,後來大學沒考上,兵役服完後,就來了三義拜師學藝做陶瓷。當年師父的工作室就在她家附近,見她清清純純,日久便生情了,哈哈。三義這個地方最好是沒甚麼壓力,藝術家可隨意創作,創作靈感俯拾皆是,譬如木雕中常見的樹瘤,我便想到用來作茶壺的手柄。這裏也沒有大城市的狡詐,人都比較單純,泡泡茶聊聊天,風花雪月又一日。也許你們會說我們遊戲人間,但藝術是我們的興趣而不是工作。所以我們這間陶布手作工房,都是不定休,要來訪,最好事先預約囉。


自創的茶袋,可同時放上茶杯茶壺,外出泡茶最方便。


三義的木材,給予他很多創作題材,像這個樹紋茶壺($2,111),便是其得意之作。


陶瓷茶罐,以柴窰燒成,外形質樸有味道。


古董日本布相機帶($416),很受女生歡迎。

陶布手作工房


地址:廣盛村八股路館前二巷 1-11號
電話:(886) 921-330890
營業時間: 10am-5pm(不定休)
前往方法:水美街乘的士前往 2分鐘

她◎我叫劉小評。




10多歲便開始學習陶藝,一次機緣巧合,被調派來三義出差,當時三義已是個頗有名聲的藝術小鎮,著名的木雕師傅,也不乏出色的陶瓷家。
一次次的觀摩學習,令我眼界大開,對這裏頗為流行的古老柴燒,更是深深着迷。況且這裏的霧也實在太吸引了,簡直有種懾人留下來的魔力。拿着一點小積蓄,我租了一個小倉庫作工作室,還親自搭建了一個柴窰,其餘一切則不作改動,所以就叫還原倉房。一個女生自已搭一個柴窰,聽起來很不可思議,我就是那麼硬性子,為了燒好一個瓷具,我試過 3天 2夜不眠不休看着柴火,又用半年時間學習用耳朵分辨柴火溫度的高低。
我相信最單純的東西最吸引,正如三義,多年來都沒大轉變,我已視她為自己的家。都市人太多負能量,有空來山邊釋放一下,身心也健康一點。 

他◎我是黃俊淵。


921大地震那段日子,剛好閒着,一有空便和朋友來這裏蹓躂行山看風景。時間過得逍遙卻有點無聊。後來她這個工作室兼營 cafe,又不時搞些展覽活動,吸引不少遊人到訪。人流不絕,我和朋友便在旁邊搞了個驛站賣奶茶和饅頭,因為裝修別致,反應還不錯。雖然當時我身無分文,但她對我卻照顧有加,便認定她是結婚對象。現時柴窰的工作由我主力負責,如何控制火力,我都瞭如指掌。一有空檔,我也會嘗試做陶瓷,風格都比較幽默搞鬼,我想,是三義無拘無束的生活感染了我吧。


工作室裏裏外外都保留了舊時倉庫特色。


泡茶文化盛行,人人一坐低,就要來杯茶。


她喜歡從大自然找靈感,這個名為深夜藍的茶壺($1,667),構思來自梵高的《星空》。


他的陶瓷作品,有翼和有牙的棒球,充滿玩味。

還原倉房


地址:勝興村 9鄰 1號
電話:(886) 37-876639
營業時間: 12nn-5pm
前往方法:水美街乘的士 20分鐘

朽木 春秋


說三義,不能沒有木雕;因為三義出品的木雕,已被命名為「三義木雕」,兩者不能分割。
三義木雕,最早期以滿天神佛花鳥蟲獸為主,一條水美街,盡是大小木雕店,鑿木聲響遍街頭巷尾,空氣中還瀰漫着陣陣木香。隨着時代演變,三義木雕已帶現代風格,工作坊也由水美街伸延到另一邊的廣興新城(又名神雕街),百家爭鳴,儼然進入另一個春秋時代。
戴堯燻是當中的新生代佼佼者。如同不少上一代的木雕師傅, 80年代初入行時,都是學習雕塑觀音牡丹達摩,千篇一律,創作性,幾乎等同零。
90年代,內地工資低廉,生產線搬到大陸,三義木雕師都急謀對策,紛紛轉型。其時他早已厭倦了傳統木雕流水作業的工作模式,不斷看書不斷研究,終於給他創出個人風格:中年熟女系列。帶點現代雕塑的風格,介乎真實與漫畫之間,正式跟過去的滿天神佛花草鳥蟲說拜拜。
2000年一個畫廊博覽展,令他的創作更上一層樓。「畫場內的畫作,都是色彩繽紛,我問自己,為何木雕都只有一個顏色?」他笑道。於是,他嘗試給木雕上色,無師自通,每筆都全憑感覺,外界反應之好,連他也大感意外。


上色後的木雕公仔,即時脫胎換骨,賦予另一種生命力。


Modigliani和 Egon Schiele的畫集,善於表現人性憂鬱的一面,對戴堯燻的創作,影響至深。


中年熟女系列前,他的作品已充滿新派感覺。


近年他嘗試把台灣本土文化融入木雕之中。例如這位中女的綠色眼影,就是由歌仔戲的舞蹈化妝而來。


正面看(右圖),這個雕塑沒啥特別,背面看(上圖),裙襬卻用上巧雕技法,即根據樹瘤的形態來雕刻。



創意飛行


另一位比他成名更早的陳義郎,出道經過,與當年入行的年輕人相若,都是讀書不成,便拜師學藝,圖以一技傍身。
他的木雕,風格前 衞抽象大膽,還帶點未來感覺,可見三義這地方,能容納不同的藝術風格。
「學師很辛苦,工資少又工時長,還要大堆雜務要做,哪有人肯做?」他微微慨嘆:「現在入行的機會和發表渠道較多,大學亦有學科修讀,不過理論多,實踐少,對市場需求不認識,我們這些老一輩的,技術較全面,自然應變能力亦較高。」
他喜歡龍,喜歡他可以見首不見尾,讓他創意任飛行。他的首個個人系列火蟲,便以這個概念出發,再加入變形蟲元素,破天荒的造型,震撼全城。到後來他的成名力作「文字獸」,以中國的象形文字和甲骨文為根基,再憑空幻想,化作一隻隻前 衞抽象的「怪獸」。像一個萬字,經他演繹下,狀如蠍子,破格又創新,聲價十倍。
簡單一塊木,竟可百變,這場朽木春秋大戰,花落誰家,三義木雕的未來發展,值得期待。


陳義郎不少作品都帶點科幻未來,像這件便很有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味道。


代表作文字獸,叫價動輒過二三十萬台幣。


位於廣聲新城的藝廊,過去曾是他的工作室,現主要售賣本土藝術家作品。


他太太賴秋梅也是藝術家,陶瓷作品也相當有特色。


把木雕倒模成鋼雕,是他近年的新嘗試。

天然藍調


山區民家視節儉為美德,敬天愛物,吃的是粗茶淡飯,穿的也是粗布麻衣。
可能早期在山林中與自然共存,他們也有一種勤奮創新的精神,而且善用和珍惜身邊的每一份資源。
像藍染,就是一個好例子。
這是一種純天然染料,色素來自曠野與林間的藍草植物,取之不盡。
做法是先把葉片浸泡 1-3天,之後加入石灰,再打進氧氣(以前用腳踩,現在用機器)使之氧化,靜置一晚,最後瀝出水分,沉澱物就是被稱為藍靛的染料。
含蓄樸素的藍染,色澤不單愈洗愈靚,據講有驅蚊和防瘴之用,舊時當地人經常在山區出入,林內多蚊蟲,而且天生迷信,認為山中滿佈妖魍,用這藍染來做布衣,正合他們心意。
隨着化學染料的出現,加上製作需時,現時台灣會做藍染的地方已經
愈來愈少,不過三義仍有不少有心人,默默地把這種傳統傳承下去。
像桐顏草木染坊,由製藍到泡沬到設計,都是一手包辦,更設有 DIY,遊人可自行簡單紮染。
嫌麻煩,可選擇她們自家設計的產品,大路的 T恤布袋錢包頸巾外,設計還大量應用到其他家居產品如窗簾布燈罩咕𠱸餐墊等,為藍染注入點點新意。


三義的藍草得天獨厚,藍色素濃度特高。


藍染要反覆泡浸,色澤才持久亮麗。


浸泡藍染不可過度,當藍色素明顯轉淡,染料就要暫時休息,可加米酒和麥芽糖,使之恢復元氣。


藍染不能機製,每個步驟,都盡顯工藝美。




過去藍染只見於粗布麻衣,今日已廣泛應用在各種日常衣飾。


卓也小屋自設工房,產品全部自家設計。



桐顏草木染坊


地址:雙潭村 13鄰崩山下 1-5號
電話:(886) 37-879198
網址: http://www.joye.com.tw
前往方法:水美街乘的士前往 15分鐘

客家情緣


今天的三義,集結了不同的人。但其實在幾十年前,三義已是遊子天堂。
三義是台灣客家人的大本營,當年客家族群從中國大陸遷入台灣的時間較晚,沿海平地早已住滿其他族群。他們遷入三義,這裏山多地少,淺山丘陵正適合客家人生活,自此開枝散葉,現在當地有九成人口都是客家人。
客家人生性克勤克儉,早年山區物資匱乏,生活難苦,為了生計,要大量勞動力開墾土地,所以他們吃的,普遍是山中的野菜和豬肉,味道偏濃重,油分足,夠鹹香,以補充體力及汗水流失的鹽分。
這些樸實的客家美食,外頭難嘗,卻已成三義的飲食特色。在勝興車站旁邊的勝興客棧,前身是鐵路貨運行,劉姓店主本身就是土生土長的客家人,內裏吃到的,正是這些傳統的客家菜。
但內裏的主持人、人稱劉媽媽的黃葡秋卻並非客家人,她當年盲婚啞嫁(結婚前一天才有機會一睹丈夫廬山真面目!)嫁雞隨雞,來到三義,自此一直以勝興車站為鄰。菜都是後來從左鄰右里學回來。憶起當年生活,劉媽媽笑稱苦不堪言。原來未嫁前她是個大小姐,嫁進劉家沒多久,侍奉在側的兩個傭人就被老公趕走,說他們浪費米飯!之後又要養豬、洗衫!雖然試過逃跑,可惜最後還是被抓回來。


勝興客棧見證勝興車站多年來的興衰跌宕,店內便展示了很多珍貴圖片。


牛汶水($28),分量特大,煙煙韌韌,吃一兩嚿已很飽肚。


五花酥炸($97),入口不似在吃豬油渣,甘香彈牙。不肥膩。


炒山菜,入口清爽沒半點渣。


鹹湯圓($28),當白飯吃,清清淡淡,用來配濃重的客家菜,不錯的選擇。




「最難忘還是每天要走到火車山洞內取山水,一聽到火車聲,就要馬上走鬼!」幾十年前的事了,今日說來,仍猶有餘悸。
縱使如此,一日嫁作客家人,一生也為客家婦。她做的菜,公認最傳統。
一個五花酥炸,以豬油渣來做,貫徹客家人物盡其用的節儉本色,裏面混入少量的五花肉粒增加肉味口感,咬來甘香彈牙,不油不膩。
山間種菜不易,平時用來入饌的,都是唾手可得的山草山菜。這裏的招牌之一古典草雞湯,用花草根、仙草、魚腹草及綿蓮山草煲成,入口啖啖清甜甘美,劉媽媽說她喝了幾十年,即使年近 80,臉上竟無半點老人斑!堪稱客家人的大補湯,坊間很少人會做。
又例如一個牛汶水,其實是一個壓扁了的湯圓,件頭大大,就是當年切割稻子工人吃的粗食,貪其易做又管飽,湯丸入口煙煙韌韌,配上桂花汁素味,滋味。
就是餐廳環境,也是樸實無華,卻處處盡見劉媽媽的心思,簡潔的木桌木椅,古老而美麗,愈坐愈有情調,該是劉媽媽持店有道。她連客家人念舊重情的特質,也完完全全移植過來——店內掛滿了她與亡夫的合照,恩愛與難忘之情,是勝興車站另一樁為人傳誦的美事。


客棧的一磚一瓦,都來自震毀的龍騰斷橋廢磚,客家人的節儉成性,又一證明。




結婚 50周年補拍的婚紗照,見證了盲婚啞嫁也有真愛。


竹簡菜單,古色古香。


古典草雞湯($97),消毒清熱,是客家人的大補湯。

勝興客棧


地址:勝興村 14鄰勝興 72號
電話:(886) 37-873883
網址: http://sunsen.emmm.tw
營業時間: 11am-7pm
人均消費:$180
前往方法:水美街乘的士前往 20分鐘

粗糧變出美味


客家文化最令人折服的地方,是他們能夠用一對巧手,將最簡單的山區粗糧,變出滋味來。
山區原始,靈魂卻不枯竭。

米•食


客家人愛吃米飯,因為過去經常上山下山勞動,米食暖身又飽肚,自小吃大,便成習慣。
在三義,要吃米飯,有三個地方不可不去。
第一個是糕品小店九鼎軒,她把傳統米食小點精緻化,那個以米餅夾着紅豆糕的小吃,像極日本的和菓子。
第二個是居鳩堂,把傳統客家小吃重新包裝,一個客家鐵板煎米食套餐,可一次過品嘗各類米糕,味道亦正宗。
最後一個賴新魁,是當地 60年知名粄條老店。
所謂粄條,味道與質感與河粉差不多,她們的粄條入口細滑,湯底淡雅,價錢相宜大大碗,無論是客家人還是觀光客,例必捧場!




艾草粄、紅豆粄和南瓜粄,營養豐富又飽肚,是客家人最喜歡的小食。


客家人愛以各種糕祭祖拜神。


九鼎軒的米食點心,別致小巧。


水晶餃,皮 Q韌彈牙,好吃。


客家人的粄條,與我們的河粉分別不大。


居鳩堂裝潢新派雅致。

居鳩堂


地址:水美 48號
電話:(886) 37-879879
營業時間:星期一至五 11am-6pm,星期六日 11am-8pm
人均消費:$117
前往方法:水美街步行 1分鐘

九鼎軒


地址:水美路 118號
電話:(886) 37-875366
網址: http://www.jdsh.com.tw
營業時間: 8am-7pm
前往方法:水美街步行 1分鐘

賴新魁


地址:中正路 170-1號
電話:(886) 37-872600
營業時間: 6am-7pm
人均消費:$15
前往方法:水美街乘的士前往 1分鐘

擂•茶


擂茶,又名三生湯。
擂茶自古已有,是一種老舊的民間飲食方式,且有保健去病的功效。
基本材料如茶、米、乾果、豆類、穀類,都是健康有益的粗糧。
時至今日,擂茶已被視為客家人招待賓客的茶點,一般都以鹹味為主。來到三義這個客家大本營,擂茶更是相當常見,在客家餐廳或小吃店都有供應,不少更設 DIY,客人可自行研磨擂茶,體會客家風情。
今次在當地人帶路下找到了月台茶棧,她是當地第一家做擂茶的店家,就在勝興車站旁邊
,擂茶用料十分豐富,黑豆、綠豆、大米、黑米、糙米、花生、葵花籽、蕎麥……,還首創擂茶三吃,可分別嘗到鹹、甜、辣三種味道。
先把茶葉放入擂缽磨成粉末,再逐一加入芝麻花生等配料,慢慢磨至呈黏糊狀後,再加其他配料持續研磨,最後加入熱水攪勻,即可飲用。
先喝加入玄米原味,清雅怡人;再喝加入黑糖的甜味,香甜不膩;最後是加入南薑的辣味,辛辣溫和,遍體生暖!




擂茶以五穀為主要材料,健康養生。


月台茶棧自創的擂茶雪糕($83/2人份),茶味香濃。


月台茶棧的門戶,一派客家味道。

月台茶棧


地址:勝興村 58號
電話:(886) 37-873303
營業時間: 9am-7pm
人均消費:$50
前往方法:水美街乘的士前往 20分鐘

醃•菜


客家菜,偏鹹香。如此重口味,在於他們愛吃醃菜。
譬如台灣人新年必吃的長生菜(即我們的芥菜),客家人就有多種醃漬方法。
最大路做法,用大缸鹽醃漬一年,用來煮餸,可增添食味。
把酸菜曬乾,即成福菜,用來煲湯,下火最好。
另一個例子,蘿蔔。用鹽醃漬過的蘿蔔,就是爽脆的菜脯。
把菜脯曬乾,變成蘿蔔錢(即蘿蔔乾),可用來熬排骨湯,分外鮮美。
吃不完的蘿蔔錢,再放密封罐內發酵,就成黑古勒特的陳年蘿蔔乾,貯存 10年 20年,甚至 3、 40年都不成問題,愈陳愈有價錢。據說,很多客家人家中都總有一兩罌陳年蘿蔔乾看門口,家中舉凡有人喉嚨痛聲音啞,只消嗒上一片,所有不適立即消除。
今次三義之行,米食以外,我吃得最多的,就是醃菜,煮的炒的熱吃的涼拌的厚的薄的,一種食材,可變作這樣多變的食法和口味,客家菜的粗中有細,表露無遺。
離開餐桌,街頭上也是醃菜飄香,自家門前曬菜乾已是尋常風景,就連小賣部甚至手信攤檔,都有醃菜售賣,部分更打正旗號以最佳伴手禮作招徠,可見醃菜魅力,真的沒法擋。


福菜再曬乾,就是梅菜乾。


家家戶戶曬蘿蔔乾,是三義秋冬最常見的畫面。


客家人的醃菜種類層出不窮。


愈黑愈矜貴的陳年蘿蔔乾,是客家人的天然喉糖。


客家菜中常見的薑絲大腸,酸菜絕對不可缺少。


三義日夜溫差大,霧水又多,芥菜特別肥大葉厚。

與藝術進餐


從來相信,藝術像學問,要學有所成,必須自小培養。三義,天生就是一個藝術搖籃——充滿靈氣的雲霧,錯落有致的深山風景,在在為藝術家提供創作養分,激發靈感。
今年 7月,一個嶄新的藝術空間,正式在這裏成立:富貴牡丹。位處藝術家林立的廣聲新城(又名神雕邨),與全台首間木雕博物館,只是幾步之隔,不過對外宣傳不多,低調地美麗。
說創新,因她一方面把藝廊與餐廳巧妙地合二為一,而且善用環境,把藝術與飲食提升到另一個層次。醉心藝術的店主深愛三義文藝氛圍感染,銳意在中南部建立藝術新據點,重金斥資上億台幣,打造這獨一無二的藝術空間。
站在大門口,一道道水泥建築外牆,充滿簡約味道。身穿黑色套裝的職員前來引路,禮貌地示意餐廳就在地下。心生疑問:咦,這到底是博物館還是餐廳?走進小步道,前面風光無限——一個藝術雕塑,後面背景就是雲霧飄飄的三義山景,加點想像力,合起來就是一幅無框的風景畫!
轉個彎,水池上面放上壓了波紋圖案的小石磚,帶點禪意;沿着樓梯拾級而下,外牆上一個刻意模仿古堡窗戶,往外望,剛好擺放着另一個大型雕塑,一切都經過精心計算,堪稱一轉一景,何時何地都與藝術接通。
走進餐廳,略暗的燈光,藝術裝飾品不多不少地點綴着每個角落,滿有情調。一列落地玻璃,外面的竹林造景盡入眼簾,無論日夜都是愜意。
這裏吃的,是融合東西方的無國界料理套餐,菜單不定期更換,都是按季節和貨源而轉變,不時不食,不少更將地方元素融入菜式中,如一個椰菜花蝦皮炒五花肉粄條配魚子醬,很傳統的客家材料,卻以西式方法來做,五花肉豐腴鮮香,椰菜花汁醬清甜芳香,拌粄條來吃,十分對味。最欣賞還是每道菜的擺盤賣相,也與藝術掛鈎,由前菜到沙律到主菜,都精緻小巧,一小口一小口,把藝術都吃進肚裏。




每個角落,都點到即止地從藝術品點綴氛圍,不落俗套。


將藝術品與四周環境不着痕迹地融為一體,高手表現。


前菜精緻,芭樂紫蘇配蜜漬番茄、魚子配粉肝青瓜絲,由賣相到配搭,都有驚喜。


中菜西煮,衝擊有趣火花,味道鮮濃不膩。


手做燈座,藝術家許維忠的作品。


戶外庭園,帶點和風,充滿禪味。


從餐廳向外望,滿眼綠意,品嘗美食,也與大自然接通。


接待大堂設有精品廊,網羅台灣近代藝術家的精心設計。


主菜牛油果伴虎蝦紅花香露,虎蝦由基隆港直送,爽嫩彈牙,配牛油果來吃,分外甘香豐腴。


汁醬的擺放,如行雲流水,與外面的小水池互相呼應。


一轉一景,是游走富貴牡丹的最大樂趣。

富貴牡丹




地址:八股路前三巷 1-10號
電話:(886) 37-870861
網址: http://www.fugui.idv.tw
營業時間: 11:30am-9:30pm(逢星期二休息)
人均消費:$778
前往方法:水美街乘的士前往 2分鐘 

深居 簡出


小城故事,最後一章,不得不提栗 130線道。這是水美街以外,三義最熱鬧的地段,山巒環抱,風光明媚。沿途一帶被劃分為休閒農業區,大小果園、農莊、民宿散落其中。
位於深山的卓也小屋便是其一。有別台灣常見的歐風和風峇里風民宿,她們着力營造的,是台灣傳統鄉村風貌,強調「用環境招呼客人」。碎石小路、紅燈籠、茅草屋頂、對聯揮春、野鴨池塘,四周遍植四時花草樹木,真有一種回歸鄉間的閒適寫意。


民宿內四時四景,一片落葉,都可看出浪漫。


每個房間都有個小陽台,白天看風景,夜晚望月觀星,鄉間的寫意。

「三義是個很漂亮的地方,好山好水,空氣清新,這樣的生活條件,城市難求。每年四月,桐花盛開,白色花瓣落滿地,叫做四月雪,有多美,可以想像。」民宿主人卓銘榜道。
他是台中人,本身做建築,不過對商業社會的爾虞我詐,看不過眼,最後索性辭掉工作,在三義深山買下一塊爛地,與太太合力開下卓也小屋。由無至有,全由她一手一腳操刀,前後共花了九年!
近年台灣推行周休二日政策,不少城市人假日都會到鄉郊小旅行,連帶三義的休閒農業,也迅速起飛。
不過,三義人都很珍惜疼愛這份土地,大家都有個共識,不會過分商業化和大肆破壞,努力保護這片共同的家園。
像他們的自家餐廳,一律提供健康素菜料理,菜蔬大部分來自民宿後方的有機菜園,不下農藥,吃得安心。有建築師不做,天天下田種菜,值得嗎?
「那些偷工減料違背良心的工作不合我性格,來到三義,我的生活態度也改變了。我想做個大地雕刻師,按照心目中的草圖,勾畫出屬於自己的理想民宿。」他笑道。


餐廳充滿木材溫暖的色調,外面是優美的河塘景色,每天能在這裏吃早餐,多愜意。


入夜後,大紅燈籠亮起,為整條村子增添幾分情調。




養生蔬菜自助火鍋的湯底帶藥材味,配上各種鮮甜菜蔬,好味又滋補。


中年便告老歸田的卓銘榜,最愛弄田為樂。


充滿鄉村風味的閱讀室。

卓也小屋




地址:雙泙村崩山下 1-9
電話:(886) 37-879-198
網址: http://www.joye.com.tw
房租:雙人房每晚$722
前往方法:水美街乘的士前往 15分鐘 




來了三義幾天,原以為小城之美,在於一份安靜內斂。
但,當來過雲洞山頂,我改觀了。
標高 865公尺的山頭,天朗氣清時,可 360度盡覽苗栗汀鄉鎮的風景,視野遼闊,每年霧季,更可一睹這裏獨有的自然奇觀:
低海拔雲海!同樣是一大片雲霧,平時我們抬頭見到的,總是灰頭灰腦,了無生氣,三義這片居高臨下的雲海,在山風氣流的帶動下,雲霧飄散如走馬燈,瞬息萬變,每一秒,都看得人屏息靜氣。
甚麼波瀾壯闊氣勢磅礡都不足以形容。
當眼睛在漫無邊際的雲端漫遊過後,我也開始明白,為何那麼多人來過三義後,都會選擇留低,從此不願離開。 

實用資料




◤簽證◢
香港出生並持特區護照者,可申請網上免費簽證,或在當地機場辦理落地簽證,費用約$55。如非香港出生而又未到過台灣人士,則需親身到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辦理簽證,費用$140,需時 10個工作天。
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
地址:香港金鐘道 59號力寶中心 40樓
電話: 2530 1187
網上簽證: https://nas.immigration.gov.tw/hkvisa

◤航班◢
香港沒直航機前往苗栗三義,最近可從台北轉火車前往。 1月來回香港台北的經濟機票約為$1,200(未連稅,長榮航空),機程約 1小時。
查詢: http://www.zuji.com.hk

◤交通◢
到達台北後,可乘火車前往苗栗站,車程約為 75分鐘。苗栗的交通不算方便,公車不多,大部分景點都要乘的士前往,建議租車遊玩。

◤天氣◢
三義屬山區地形,天氣變化莫測,雨水多,宜帶備雨傘,另早晚溫差較大,需準備禦寒衣物。 1月平均氣溫介乎 12℃-18℃。

◤電壓◢
110V,兩孔扁平型插頭。 

撰文:吳永彬
攝影:陳榮輝
註:文中所列價錢已折算為港幣( HK$1=NT$3.6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vb4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