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張曼玉絕迹影壇,只作偶爾客串演出,與前男友Ole分手前,她全情享受甜蜜的愛情住家生活。二人在去年五月分手後,張曼玉回復「自由身」,縱然感情仍未有落腳地,但她仍享受人生。

○四年,張曼玉憑《錯過又如何》成為「康城影后」後,全面「息影」,享受人生。

 

張曼玉從影二十九年,期間獲得的「影后」榮譽,已有十三個。

暫緩影績

自○四年的《錯過又如何》(Clean),至今九年,張曼玉已未主演過任何電影,對此她稱:「我已經拍過逾八十部電影,嘗試過不同類型的角色,如果沒有打動我的劇本,我寧願過自己的生活。」

直至○八年底,國際電影大導昆頓塔倫天奴(Quetin Tarantino)拍攝《希魔撞正殺人狂》(Inglourious Basterds),特別邀請張曼玉出山,客串巴黎戲院老闆一角。她曾表示:「我曾猶豫過演法國戲院老闆,是否合乎常理。」

不過,經過大導再三誠邀下,張曼玉終答應客串,但其後因片長關係,片段被刪剪,只可在DVD才可一睹影后風采。

到一○年,張曼玉被其攝影好友Wing Shya(夏永康)打動,客串後者首次執導的電影《全城熱戀熱辣辣》三分鐘,飾演吳彥祖的壽司店客人,短短三分鐘,已驚艷全片。

《花樣年華》的梁朝偉和張曼玉,分別在不同的電影頒獎禮上稱帝封后。

哭泣平衡

暫緩電影事業,張曼玉投身公益活動,○八年五月,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,她捐出二百萬人民幣賑災。自一○年被聯合國兒童基金(UNICEF)任命為中國大使後,她分別在一○年、一一年及一二年間,親身到雲南、四川及江蘇,探訪當地兒童,為善最樂。

昔日,張曼玉接受訪問時,曾透露以往面對壓力、不如意時,會以哭泣作為宣洩渠道,取得平衡,「小時候,無論到哪裏,只要一坐上飛機,我就會哭,所以航空公司的服務員都認為我是一個瘋子。

「我覺得一個好的演員,在生活中也一定經歷了很多事情,尤其是痛苦的事情。親人的去世、男朋友的背叛、露宿街頭等。當拍電影時,體會這些情感。」

因為電影,張曼玉足迹遍全球,圖為她於九○年與許冠傑在俄羅斯拍攝《紅場飛龍》。

入行以來,張曼玉作出不同類型的嘗試,如跟哥哥張國榮表演歌舞。

活得自在

拍電影難免令情感常有高低起伏,張曼玉久休九年也在所難免,所以她選擇「息影」享受人生。

「我二、三十歲時可以每天待在片場拍戲,一部接一部也不覺得累,因為我很願意把時間花在喜愛的事業上。可是,四十歲後,我突然多了些人生思考。

「如果我每天待在片場,外面發生甚麼事都不知道,像個白癡一樣,我便覺得要停一停,去真正感受生活,豐富自己。」

為體驗人生,張曼玉在不同城市生活:香港、倫敦、巴黎、北京,都有她的足迹,「我喜歡去到哪裏都享受家的感覺,所以四處安家。」

活得自在,張曼玉已親身體現。(完)

九一年的《雙城故事》叫好叫座,電影在英國拍攝外景時,張曼玉與拍檔阿倫合照留念。

去年五月,張曼玉在品牌活動上出任DJ,負責打碟,引起哄動。

從影多年,張曼玉跟曾志偉(左)及梁家輝(中)也建立起友誼。

《龍門客棧》內的風騷老闆娘,也屬張曼玉的代表作。

當花瓶開竅

初出茅廬的張曼玉,因多數飾演與她類型近似的少女角色,難免予人「花瓶」之感。不過,由於她天生麗質,因而片約不絕,她只演出過五部電視劇,便全力投身電影圈,建立自己的電影事業。

經過數年的浸淫,張曼玉的演技日見進步,逐步擺脫「花瓶」之名。八八年,她演出過王家衛執導的《旺角卡門》後,更予人「開竅」的感覺,張曼玉在戲中的表現,吸引了當時一眾「新浪潮」導演的目光,為她日後的影后之路奠下基礎。

電視年代的張曼玉,青春活力逼人,但演戲卻予人「花瓶」之感。

《旺角卡門》成為張曼玉(左)演戲「開竅」的關鍵。

《卡門》露頭角

《旺角卡門》為張曼玉於八八年接拍的十二部電影中的其中一部,那年頭的香港電影業,正處於火紅時期,張曼玉因而有「張一打」之稱,跟鄭裕玲的「鄭九組」(有九組戲在身)之名,不相伯仲。

在《旺》片中,張曼玉飾演的阿娥,來自大嶼山,戲中角色的情緒起伏,被當時的影評人評為「有層次的演繹」、「花瓶開竅」等全面好評,更為她帶來首個香港電影像獎「最佳女主角」的提名。

後來張曼玉接受訪問時,時有提及《旺》片,「這部戲是我跟王家衛導演的首次合作,他令我認真對待表演。」

對於《旺角卡門》,張曼玉說:「在王家衛之前,做演員對我來說,只是意味着作反應,毫無原因地狂喊,因不少導演要求我一下子就要迷住人。

「到拍《旺角卡門》,我要找尋感情的深入點,要認識到自己是電影中的一個人。王家衛就先由演員、眼神出發,再逐步建立其他元素,和他在一起,我成了一個研究對象。」

對於以往予人「花瓶」的感覺,張曼玉則稱:「當年的我天真無邪,頂着香港小姐亞軍及最上鏡小姐的名銜,一腳跨入電影圈。那時候,我拍的多數是反應鏡頭,例如害怕時睜大雙眼、張開嘴巴等,比較表面。」

張曼玉於九○年憑《不脫襪的人》首次成為「金像影后」,同屆周潤發則憑《阿郎的故事》,第三度成為「金像影帝」。

九一年,張曼玉憑《阮玲玉》第二度成為「金馬影后」,左為同屆「影帝」得主郎雄。

《阮玲玉》載譽

《旺角卡門》後,張曼玉吸引了一眾「新浪潮」導演如許鞍華、嚴浩及關錦鵬等人的注意,加上她對劇本要求的提高,令她一躍而成演技派。關錦鵬曾憶述昔日對張曼玉的印象,《旺角卡門》前,不少導演都認為張曼玉雖然非常漂亮,但她不可能是一名好演員。

電影給導演耳目一新的感覺,關錦鵬亦因而於八九年邀張曼玉擔任其作《人在紐約》的女主角,她在戲中絲絲入扣的演出,為自己贏得當年金馬獎的「最佳女主角」殊榮;翌年她再憑《不脫襪的人》,成為金像獎「影后」,一嘗當雙料影后滋味。

當年的金像獎評審團,給張曼玉的獲獎評語為:「從此標誌着張曼玉走向演技派的行列,她把一名渴望成名的鄉下女孩演得相當成功,她的野心亦表露無遺。」

其後張曼玉再在《客途秋恨》、《滾滾紅塵》、《愛在別鄉的季節》等電影中,展示其精湛演技,至於數到最有代表性的演出,則為九一年的《阮玲玉》。電影為張曼玉帶來金像獎、金馬獎、芝加哥電影節及日本影評人大獎的「影后」榮銜,但原來她並非導演關錦鵬最初的「阮玲玉」人選。

 

梁朝偉與張曼玉常有合作,但在拍《新紮師兄》(右圖)時,有傳梁朝偉也評過對手演技欠佳,但此後張曼玉開竅,還與朝偉多次在電影頒獎禮上成為贏家。

享受多變化

因為拍攝《胭脂扣》後,關錦鵬看了一個阮玲玉的電影節,他便跟《胭》片的女主角梅艷芳說:「我們一起再拍一部有關阮玲玉的電影吧!」

於是,《阮玲玉》最初是他為梅艷芳度身訂造的電影,後來因檔期問題,梅艷芳接拍不了。在芸芸的一線女星中,投資商選了張曼玉「執二攤」,但她毫不介意,「《阮玲玉》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機會,所以我特別珍惜。不過,最初阿關找我時,我覺得他不太信任我,所以安排了劉嘉玲和葉童等演員配合,這成為了我一定要做得好的決心。」

後來《阮玲玉》為張曼玉帶來的榮譽,正正肯定了她的努力和決心並沒白費,與此同時,她亦作不同類型的演出,展示其多變一面。

《家有囍事》中的何里玉,令人認識一個「植入」新搞笑模式的張曼玉,也顯示出她並非一心揚威頒獎台,開竅後的「影后」,目標只是成為全面化演員。

(下期預告:情是永遠着迷)

在九二年的《家有囍事》中,張曼玉拋開「影后」之名,以麥當娜、《危情十日》等造型與周星馳一起搞笑。

八十年代,張曼玉(左一)成為成龍(左二)《警察故事》系列的必然女主角,為她打開於國際間的知名度。

雖然張曼玉「執二攤」演《阮玲玉》,但電影為她帶來的榮譽,顯示出其實力。

傳奇的誕生

張曼玉——一個在華人娛樂事業響噹噹的名字,她的銀色旅途,由「港姐」開始;她的精湛演技,並非一朝一夕而成,而是經過千錘百煉,如紅酒般愈見醇厚。

張曼玉做人處世的座右銘:「隨心所欲,我對我的生活、工作,不會有太細節的計劃,我喜歡驚喜帶來的興奮。」她的「興奮」旅程,於一九八三年展開。

虎媽媽教導

跟一般人無異,張曼玉於一九六四年生於香港,其父母俱為上海人,在香港為生活打拼。為了讓女兒們(張曼玉尚有一姊)有更好的將來,張氏一家四口於一九七二年,即張曼玉八歲的那一年,舉家移民英國根德郡(Kent)。

 

八三年,張曼玉參加「港姐」,並贏得「最上鏡小姐」及亞軍名銜,該屆冠軍為楊雪儀。

初到埗英倫,因言語不通的關係,令小曼玉對新的居住環境留下負面印象:「八歲時,進入當地的學校,我是唯一的亞洲人,感覺就好像外星人。」

言語不通外,張父和張母於彼邦的生活也不太如意,以致經常吵鬧,直至二人離異。張曼玉與姊姊跟隨母親生活,而張媽媽為典型的亞洲「虎媽媽」,對女兒的管教十分嚴厲,「藤條燜豬肉」更是家常便飯。「每當我做錯了,媽媽就用藤條侍候,打得我腿上傷痕纍纍。

「當時我的鄰居看到我的傷痕,嚇了一跳,還說要替我報警,我只好拼命阻止。現在長大了,我要感激媽媽對我的教導,因為她的嚴厲,我才懂得堅持正確的事,成為一個好人。」

少女時期的張曼玉,夢想是當一名髮型師,那時候,「我想像過,成為髮型師已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。」現實中,張曼玉於十六歲時,曾在一間書店內當兼職店員,到她十八歲時,因與張媽媽回港探親而改變平凡一生。

當選「港姐」亞軍後,張曼玉(右)的演出機會接踵而來,八五年她與陳百強(左)在《健美小姐選舉》上,載歌載舞。

返港踏星途

一九八二年,張曼玉與母親返港探親,被廣告公司的星探發掘,繼而留港當兼職模特兒,憑藉其高挑身形,清純面孔,令人留下深刻印象。翌年,她參選香港小姐,以大熱姿態成為該年度的「最上鏡小姐」兼亞軍。

同年,張曼玉以「港姐」亞軍的身份,代表香港參加「世界小姐」及「亞洲小姐」(不是亞視舉辦的香港選美活動)兩項大型選美盛事,並於前者入選最後十五強,一舉成名。

征戰過後,張曼玉成為「無綫」的合約演員,並開始參與電視劇的演出,其代表作首推八四年的《新紮師兄》,她飾演的「張穎芝」、由醜小鴨蛻變成美人,成為當時不少人心目中的「女神BB」。雖然演技仍然處於稚嫩狀態,但對一名從未經過演藝訓練的新人來說,表現已相當令人滿意。

八十年代正值香港演藝業的黃金時期,有潛質如張曼玉的演員,大多作影視雙棲發展,她於八四年憑電影《青蛙王子》初登大銀幕,同年憑《緣份》的演出,獲得八五年香港電影金像獎「最佳新演員」的提名,後敗在顧美華的手上。

張曼玉的清純氣質,為八十年代罕見,她亦因而極速走紅。

八三年(上圖)張曼玉代表香港參選「亞洲小姐」選舉,楊紫瓊則代表馬來西亞參選,十年後(下圖)二人與梅艷芳在電影《東方三俠》中,再次碰頭。

花瓶的歲月

初作影、視雙向發展的張曼玉,飾演的角色多為清純少女,與其「真身」分別不大,真正考驗其演技的,少之又少。不過,由於其先天優勢,不論外形與氣質,已成功吸引觀眾及影評人的注意,因此,尚未開竅的張曼玉,已被譽為「最有前途的女星」。

於影視界當了兩年「花瓶」後,一九八六年,一個有發揮的角色終於降臨在張曼玉身上——《玫瑰的故事》的女主角玫瑰。張曼玉在戲中由少女演至少婦,用心演出的她,已漸見成績。

在影壇日見吃重,張曼玉便全力進軍大銀幕,自拍過數部電視劇,包括《畫出彩虹》、《拆檔拍檔》及《武林世家》等,她便全面「減產」,到八七年,張曼玉已抽離電視圈。

至於她對演戲的真正開竅,就要到八八年才「降臨」。

(下期預告:征服新浪潮)

鏡頭前的張曼玉,千嬌百媚;鏡頭後的她,則不拘小節。

張曼玉的母親(右)及姊姊(左),在她的生命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
為慈善,張曼玉(中)以泳裝上陣。

《新紮師兄》為張曼玉的電視事業上的里程碑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vb4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